湖北傩面匠人:刀笔刻“春秋” 匠心守“傩魂”
中新网湖北鹤峰11月7日电 题:湖北傩面匠人:刀笔刻“春秋” 匠心守“傩魂”
作者 申玉洁 梅燕 伍洋
一大早,春秋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79岁的湖北刘学清就来到工作间,拿起刻刀在木块上“游走”。傩面傩魂20年来,匠人这位老匠人将一块块寻常木头雕刻成具有神韵的刀笔傩面,守护着鹤峰傩戏的刻匠血脉与根基。
刘学清正在雕刻傩面。心守申玉洁 摄鹤峰傩戏又称“傩愿戏”,春秋是湖北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汲取戏曲因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已有近千年历史。傩面傩魂2008年,匠人傩戏(鹤峰傩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刀笔
傩戏表演中,刻匠傩面是心守其艺术造型的核心手段,因此其雕刻技艺堪称民间艺术的春秋精粹。刘学清17岁学做木匠,60岁时才开始雕刻傩面。不过,凭借多年木匠经历积累的手艺和经验,他很快就掌握了傩面雕刻的关键,“最讲究的是神态拿捏,而眼睛和嘴巴是传神的关键。”
走进刘学清的面工坊,墙角整齐排列着凿、锉、磨等数十件传统工具,案台上摆放着待完工的面具与颜料。刘学清介绍,雕刻傩面时,要历经选料、阴干、画稿、粗凿、精雕、上彩等20多道工序。
刘学清正在整理傩面的资料图片。申玉洁 摄20年来,刘学清创作的不少作品被展馆收藏。除传统傩面外,他也为有需要的人定制专属面具,把“熊大”、“熊二”雕得活灵活现,“要懂得孩子们的快乐,才能让老手艺玩出新花样。”刘学清说。
由于傩面雕刻学习周期长,且收入微薄,使得这门技艺后继乏人。为此,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建传习所、办展演等方式拓宽传承路径。而刘学清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展示制作技艺,讲解制作流程和文化内涵。
“刘学清的手艺是鹤峰非遗的宝贵财富,我们正努力为包括傩面制作在内的传统技艺寻找新的传承路径。”鹤峰县文旅局非遗股工作人员何剑波说。
刘学清雕刻的傩面。申玉洁 摄午后,阳光斜照进工坊,刘学清拿起画笔为面具上彩。“只要手还能动,我就一直刻下去。”他摩挲着刚完工的傩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完)
相关文章

社院青年来谈“新”丨《新时代 新统战 新使命》——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青岛、厦门等地社院制作了6期《社院青年来谈“新”》系列微视频,让青年教师畅谈2025-11-15
深圳中考道法科目开卷考试禁带教科书之外材料?官方辟谣|破谣局
近日,网络平台上流传深圳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开卷考试禁止携带教材以外的书面资料进入考场,引发关注。11月1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深圳市中考道法科目开卷考试材料携带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2025-11-15- 甲状腺癌在民间有“懒癌”“最幸运的癌”之称。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甲状腺癌的预后确实比较好,但不同亚型的差别很大。其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它2025-11-15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端午节这一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2025-11-15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跨越三十九年的舞台传奇,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将于11月11日至30日第三度回归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观众献上24场视听盛宴。6日在京举办的《剧院魅影》见面2025-11-15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正式开幕粤港澳大湾区这片中国极具活力的热土不仅是全民运动聚集地更是好吃又好逛的旅行好去处从广东的多样岭南文化到香港的动感国际都会再到澳门的欧陆风情一场贯穿粤港澳三地的旅程足2025-11-15

最新评论